人生如一场旅行
每一段行程皆是风景

经典语录

勇周个人博客经验语录栏目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阅读(1454)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洋深。

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有这样一种说法,世上什么东西最长?人心;

什么东西最短?也是人心;

什么东西最好?人心;

什么东西最坏?还是人心!

人心乃两部分组成,“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天使的善良将带来温馨与和谐,魔鬼的残忍则带来冷漠与灾难,可见人心之复杂。在这复杂的世上,我们不能奢求人人坦诚相见,也不能让人们丢掉防人之心,只愿这世界能少ー分算计,少一分伤害。人们在努力追求自己所向往的东西的同时能保持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处世,用善良之心待人,面对卑琐小人且以宽厚忍让、微笑、宁静、善意容之。人若能放心、安心,就能不畏艰险、经受考验,就能精诚合作、共创辉煌,就能光明磊落、自由洒脱。没有躁心、没有私心、没有妄心、没有亏心,自然能够拥有恒心、拥有公心、拥有平心、拥有安心。

心是指导人们前进的路标,它指向哪,人就会走向哪。因此,此心必须澄净明澈,オ不会使人生迷失方向、走上不归之路,修心是每个人人生的必修之课。


得饶人处且饶人

阅读(1602)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更多…)

日久见人心

阅读(1648)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心的真伪需要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现出本来面目。不要被事物表面的现象所蒙蔽,一个人的好坏并不会总能通过外表和一时的行为传递出来,就如同只有路途的遥远才能看出马的优劣一样,人也只有在日常的交往中通过各种事件的检验才能增进彼此的了解,看清对方的真面目。

马的优劣与它本身的资质固然有关,但是能否日行千里也要看能不能得到足够的粮草。物质条件没有保障,身体瘦弱无力又怎么可能成为千里良驹呢? 人也是一样。虽然一个人的才华和品质源自于自身的努力,但是客观的经济条件对身心塑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想要成才就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做基础,因为成才必须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离不开读书。可是如果连“书”这种最基本的物质基础都没有的话,“风流”又从何谈起?


仁义值千金

阅读(2616)

  •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此段是在告诫涉世之初的人如何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固然应该以诚相待,但是也不能毫无戒备心理,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社会毕竟是由很复杂的群体组成的,不可能每个人待人都会实心实意。“人心隔肚皮”,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不是谁都能猜得到的。因此,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要为自己留有余地,以免让人抓住把柄。虽然这些话听起来似乎过于现实,而且带有消极避祸的色彩,但是对于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的青年人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毕竟他们阅历尚浅,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如果再不谨言慎行,做事只凭感觉、不知进退,吃亏受挫是必然的。做人不能期待这个世界处处充满光明,再光明的地方也会存在阴影。有时候真心的付出不但得不到任何回报,而且还有可能被小人践踏和利用。但是人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常存正义之心、事事问心无愧,就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即使人心难测、千金散尽,也有浩然正气长存于心。更何况事在人为,就算自己的苦心经营暂时得不到回报,人性真诚的光辉也会感动世人,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认清小人,远离灾祸

阅读(1224)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这段话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存在什么内在的联系,其实只要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其中蕴涵的真意,它们都是在告诉你要学会把握事物的规律,抓住每一次机遇。

经常接触某种事物自然能够掌握它的习性和规律,就好像住在水边的人知道鱼的生活习性,住在山里的人能够分辨不同鸟的声音一样。小人之心也是同样能够看穿和掌握的,因为小人的心理就像溪水一样易涨易退、反反复复,而君子必然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只要看透了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周围的人哪一个是伪君子真小人,对其敬而远之,尽量避免与之共事。

成就事业同样需要一双慧眼,在机遇来临时要懂得把握,如果时机未到也不要强求,时机不成熟却一意孤行,就容易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结果得不偿失。而机遇来临时,就决不能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错过,机遇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一次失机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造成终生的遗憾。读书是为了积累人生的财富,是在为将来的成功做准备,而机遇只会选择有准备的人。因此,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只有用心去领悟书中的精髓,才能学到真本事,当机遇来临时才能及时把握,大展拳脚。

多见多闻,借古鉴今

阅读(824)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今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古时更是有天壤之别,但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影响不会就此消失,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也不会因此而割裂。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中仍有许多光辉和精华的东西值得今人去借鉴和学习。古人通过自己的经历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合辙押韵的形式表达出来,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们得以在寓教于乐的状态下学习昔日圣贤留下的至理名言,聆听古人的谆谆教诲。对于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继承者的现代人应该无比珍视,通过观今鉴古,增长知识见闻。这是一部融入了古人心血和智慧的圣贤书,人们若能从中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便能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若把其作为人生的指路明灯,更能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少走一些弯路和险路。